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制度

所在位置:首页-规章制度

静宁县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细则

  • 发布时间:2012-01-08 00:00:00
  • |
  • 作者:静宁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6762次

静宁县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细则

 

一、图书分类编目的重要意义

   图书分类编目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文献资源进入图书馆得以流通、检索利用的重要关口,编目工作是将无序的文献信息变为有序化、是文献信息按照图书馆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规则、方式有序排列,并编制出书目供读者检索,使文献资源能够高效率的被读者利用。可以说,图书分类编目工作是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前提,是开展文献信息服务的根本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追根溯流,回顾我馆图书分类编目的历史源流

我馆正式成立于1982年,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伴随着图书馆的成长,馆藏资源也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以及免费开放工作的实行,借阅模式的创新,促使读者借阅量急剧增长。为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我馆也逐步加大了新书采购力度,馆藏图书资源急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图书的分类编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回顾过去,在无专业人员分类编目的情况下,馆藏图书的标识没有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造成图书编目较为混乱的局面(可能依据的是中小型图书分类方法草案)的标准(1957年出版),图书的索书号中分类与种次号没有直接联系,相互脱节。

2004年,为迎接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三次评估定级工作,图书馆人员全动员,上下齐心协力,将书库4万余册图书进行了重新分类编目,著录书目卡片。图书的分类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简本的标准(1999年出版)。书目卡片的著录,采用的是《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一版(1996年出版)标准,全手工著录。至此,我馆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符合标准,较为规范的图书书目卡片,方便读者查询借阅文献资源。由此,开启了我馆图书分类的新篇章。

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工作,为我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新的工作标准,我馆所有图书书目全部进入图书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除新书的分类,仍沿用人工方法,编目、书目的形成,则由录入计算机的MARC数据自动生成,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机读目录数据库。可以说实现了图书的自动化管理,这既是我们图书馆整体工作的一个里程碑,也是馆藏图书分类编目工作的一个质的飞跃。

三、查找问题,分析我馆图书分类编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的工作方式在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图书的分类编目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四点:

1.没有制定适合本馆的分类编目规则,导致分类编目工作无章可循。2004年对馆藏图书重新进行了分类编目,我馆对新入库图书一直采用《中图法》第四版(简本)的标准来分类编目,且编目工作人员相对固定,熟悉本馆的分类编目的工作流程,所以新书分类编目相对来说较为整齐、规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对少儿图书室的图书的分类,采用了另一套分类方案,所以又造成了不同的图书室,有不同的图书分类,这种方式,在当时来看,虽然较为方便,但确为以后整合全馆图书资源后,进行图书编目埋下了隐患。近年来,随着老工作人员的离岗,新工作人员的不断加入,在新旧交替中没有传承,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完善、明晰的分类编目规则所带来的工作中的混乱,则显得尤为突出。

2.过分依赖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就是我们在图书版权页上,类似于书目著录格式的一组数据。在版编目数据的推进,旨在推动图书馆图书编目工作的标准化,保证书目信息与图书出版同步传递,以及促进图书发行管理。CIP 数据的实施,的确节省了分编人员的脑力劳动和时间,但是由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中,图书的分类采用的是《中图法》(详本)标准,与我馆已有馆藏图书的分类不尽相同,且我们在实际应有中,发现CIP数据的图书分类还有不少误差,个别图书还有题名、责任者错误的现象。如果一味的按照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分类号著录,势必造成分类号过分细化,数量急剧扩大,前后衔接不上,有可能同一类图书分放在几处,达不到图书分类方便读者检索的目的。

3.短期内图书编目人员较为分散,个人对《中图法》的把握不同,也可能造成图书分类没有一定的连续性。图书分类编目工作的内容较为复杂,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而且由于编目人员知识结构的不同,也可能对同一本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加之图书编目人员更换频繁,可能造成同一类书,被分到不同的类目中。

4.分类编目人员不重视查重工作,导致同一种书有不同的分类。

四、引经据典,建立本馆分类编目工作规范

(一)图书分类

前面已说,图书分类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既有一定的原则性,又有很大的随机性。由于编目人员知识结构的不同,对《中图法》(简本)释义的不同见解,不同的人也可能造成同一类图书的不同的分类方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保证新旧图书分类有一定的连续性,图书分类,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 图书分类应以《中图法》为准则。图书馆图书的分类离不开《中图法》的标准。我馆现行图书分类标准,采用《中图法》第五版(简本),鉴于我馆馆藏的实际情况,部分图书的分类还是应参照《中图法》五版详本来进行分类。

2. 分类排架要求一种图书只能有一个排架类号。图书馆对图书进行分类后,具体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藏书——分类排架,通过它对藏书的建设和流通作调查研究;二是编制检索工具——分类目录,通过它向读者从学科知识内容方面来提示藏书、宣传图书、辅导阅读。无论从那一个方面来讲,要求一种图书只能有一个排架类号。

3.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为参考。为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图书上架流通时间,图书的分类号,可以参考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但原则上应以《中图法》第五版(简本)上的分法为准。针对我馆的实际情况,具体来说,参考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对照查询《中图法》上相应的分类释义,若相符,可以采用。不相符,则应根据图书内容,对分类号重新界定,切忌盲目随从CIP数据。

4.图书分类号的类目要有所限制。图书分类号的级次一般以五级类目为限,即间隔号 .之后最多保留一位数字。一般图书的分类号为四级类目为限,除个别图书数量较多如I247.5等就用五级类目,原则上不建议超过五级类目。但如果是分类目录中已经有超过五级分类号,可以沿用,不必刻意就上,放到五级或更高一级类目。总之,保持现有馆藏分类号,尽量减少分类数目扩大化,防止分类号泛滥,因为我们的图书资源数量不多,同一科目的图书本身就不多,若分类号无限细分,在上架排列上就太混乱,达不到有序排列的目的,而且也不利于读者检索,查全、查准。 

5.避免利用复分法进行图书分类。除《中图法》明确指出采用复分法分类的,如I712.4,尽量避免利有复分法进行图书分类。对已建立的复分分类号,如—49(普及读物)、—64(图表等),可以延用。词典类图书宜采用复分法加—61,以便与其它图书区别。

6.对于边缘科目,应根据本馆读者特点来分类。如注音版 的外国名著,即可以分为外国文学作品,也可分为儿童拼音读物,但由于注音版的作品,主要读者针对的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因此,建议归入H125类,而不入I3/7类。

7.多卷丛书的分类宜分散,不宜集中于一处。多卷册出版的丛书类图书,有的仅有一个ISBN号,有的各分册各有ISBN号,除史料类图书按丛书分类,占用一个分类号、种次号,其余丛书按分册分类,均分散著录。对于个人作品的多卷集图书,应集中于一处,按丛书类分类著录。

8.同一类型的书应集中于一处,尤其是同一种书,更不能一书两处。

9.新购图书分类编目前,必须要先行查重。在现行条件下,查重首选正题名检索。必须注意的是,不仅要看书名是否一致,而且相同书名的,还要看作者、分类是否一致,还要注意有些同书不同名的情况,如《石头记》与《红楼梦》,《天方夜谭》与《一千零一夜》,虽然书名不同,但它们确是同一种书,不能占两个种次号。

10.停用原少儿图书室分类号目录。原来使用的少儿图书室分类号目录不再使用,如遇到二次进库图书,若之前使用的是少儿图书室种次号,则按新书对待,重新进行分类编目。

11.分类标签的书写。书写分类号标签,应字迹清晰,书写在标签中央,以利于粘贴。

12.分类标签的粘贴。分类号标签的粘贴,应在书脊从跟部向上2.5厘米处。粘贴应端正,切忌歪歪斜斜,影响美观。

13.图书条码的粘贴。图书条码,一书两个。前面应粘贴在图书书名页右上方,或中间空白处。后面应粘贴在图书最后页左上方,或空白处。尽量保证不要覆盖到图书文字及版权页信息。

14.馆藏章的加盖。每册图书加盖馆藏章两个。一个应加盖在书名面中下部。另一个加盖在书的右侧,覆盖多页。馆藏章的加盖应保证字迹清晰,印油适量,不模糊。

(二)图书书目数据的建立(著录)

图书分类之后,还要建立起一套供工作人员和读者检索用的书目数据。我馆在未实行图书自动化集成管理之前,检索目录的建立,即编目工作,完全由人工书写而成,其书写原则遵循《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一版),格式与现在由MARC数据生成的馆藏页所显示的卡片模式基本相同。现在,由于采用了图书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已不再需要人工书写目录卡片,大大减少了编目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套录编目对于书商提供的数据,应认真对照图书的信息核查,确保信息无误,尤其是对分类号与我们自己书写的不同的,应以我馆分类为准,切忌盲目赶进度,照搬套录数据。

2.新建数据条目对于有些书商没有提供数据的图书,若经过查重,确认为新书,需新建书目数据的,其标准书号宜采用不取杠的方式录入,其余如正题名、责任者等主要检索点信息,应在录入后,仔细核对,确保无误,方可保存写入。录入时,不能完全依赖于CIP数据,还应结合书面信息分析斟酌,及时纠正CIP数据的误差,避免被其误导,录入错误的数据,为以后的检索工作造成困难。对页码等辅助信息,也力求正确无误,以便在之后查重时,分析对比,确定不同的版次。

3.查重图书的著录对于查重后,确认为二次进库的图书,若书目数据与图书的CIP数据不同,可以拷贝原书目数据,修改后重新保存写入,形成新的书目数据。若数据的各个信息点完全相同的,可直接增加馆藏,不必再重新建立书目数据。

4.对于分散著录的丛书,其丛编题名应据书著录。

5.建立机读目录录入数据审核制度,提高数据的准确率。

五、统一规范,制定新书分类编目的工作流程

关于这一部分,以一个工作流程图来加以说明,不再做文字解释。


友情链接 甘肃省图书馆学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图书馆学会 静宁县人民政府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