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馆动态

新闻资讯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静宁人物:甘肃省著名农民编剧李东和

  • 发布时间:2016-06-06 00:00:00
  • |
  • 作者:静宁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833次

静宁人物:甘肃省著名农民编剧李东和

 

      

20170503163153_yijqway0ag.jpg?v=1751978872494

 

       李东和,男,汉族,生于1961年11月,中师文化程度,静宁县李店镇李店村人,静宁县秦剧团特邀编剧、甘肃省著名农民剧作家。
       李东和曾担任静宁县李店镇李店村民办教师多年,学生时代喜爱戏曲艺术,高中毕业回乡后即进行戏剧创作,84年参加了甘肃省文化厅举办的戏剧编剧学习班,2000年参加了甘肃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全省宣传文化业务骨干培训班,李东和的这些培训经历为他日后的编剧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东和在教书之余,凭着多年练就的扎实而深厚的文字功底,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笔耕不辍,于1983年6月发表作品至今已独立创作了大型历史剧《国仇家恨》、独幕剧《一场好雨》、《砸锁记》、《钱三两告状》、《六月鲜》、《老掘候车》、《一品雪》、《金果人家》、《李广》等十多个剧本,先后在省、市报刊发表小说、散文二十余篇。目前李东和创作的大型历史剧《梦断西州》、现代戏《女娲河》、《唢呐王》和反映静宁教育的剧本《乡歌》即将面世。  
      李东和创作的剧本先后被搬上了舞台并获奖,独幕剧《砸锁记》和《一场好雨》由静宁县秦剧团于1984年在平凉汇演后,分别获得平凉地区新创剧目汇演二等奖和三等奖。2003年小戏《一品雪》被平凉市秦剧团搬上舞台并参加了甘肃省文化大省建设小戏小品汇演,获戏剧综合一等奖,编剧二等奖,2007年该剧在“魅力平凉”新创剧目调演中获得剧目一等奖,编剧一等奖,2011年11月在第三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获一等奖,目前《一品雪》已成为平凉市秦剧团的保留剧目。98年李东和和兰州文艺创作研究中心杨晓文先生合作,创作了大型现代秦剧《哎哟哟》,1999年和静宁县文化馆副研究员,县剧协副主席邵宏中共同创作编排了以杨晓明事迹为原型的大型现代眉户剧《山魂》。为了将杨晓明先进事迹发扬光大,李东和和邵宏忠带着对杨支书的爱戴和崇敬之心,经过半个多月夜以继日创作,完成了《山魂》剧本的创作任务,后经静宁县秦剧团演职人员两个多月的紧张编排,终于赶在共和国50周年国庆前夕,在全省人民的热切期待声中搬上了舞台,《山魂》所到之处好评如潮,鲜花簇拥。在兰州东风剧院演出时,座无虚席,观众爆满,省上领导邓成城等应邀观看了演出,甘肃日报社等数家新闻媒体记者赶来采访,并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对演出做了大篇幅的报道,在平凉演出时,《山魂》在观众热情的掌声中拉开帷幕,又在观众感动的泪水中谢幕,在静宁的二十几个乡镇巡回演出时,虽然已是北风呼啸,寒气袭人的隆冬时节,但在每个乡村的舞台前,却站满了父老乡亲,父老乡亲被剧中所塑造的杨支书形象所深深吸引,虽然戏散场多时,但群众仍然不愿离去。《山魂》的成功上演,真实地再现了新时期的模范人物,通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杨晓明的先进事迹,让观众在生活之中徜徉留恋、思考顿悟,该剧不但在甘肃省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暨新创剧目调演和平凉市文艺调演中荣获剧目创作、音乐、舞美等24个单项奖,而且在2000年又捧回了第三届敦煌文艺奖,李东和获编剧二等奖。
      静宁是平凉金果的主产地之一。果品产业已成为静宁富民强县的标志性产业。2009年李东和以“中国苹果之乡”静宁苹果产业发展为题材,独立创作了我省首部反映平凉金果的大型现代秦剧《金果人家》,这部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剧目,于2009年10月在兰州人民剧院隆重上演后,不但在全省新创剧目的大舞台上吐露芬芳,为兰州市民带来了独特的视角享受,而且在2010年12月“中国苹果之乡”——静宁首届戏曲艺术节上的演出,再次让平凉市、县的领导和热情的观众为之痴迷和动容。《金果人家》的成功出炉,既宣传了静宁苹果,提高了静宁苹果的知名度,又为静宁苹果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创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李东和创作成绩突出,2003年在平凉市首届“崆峒文艺奖”评选中获得编剧一等奖。2006年元月被平凉市文化出版局授予“平凉市优秀民间文艺家”称号,2006年10月被省文化厅、省农牧厅联合评为首批农村实用文化艺术人才副高级职称,2011年8月被静宁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十佳文化艺术人才”,2012年获得静宁县首届成纪文艺奖,并被《平凉日报》以《李东和:幕后的农民剧作家》做以详细报道,2011年11月在第三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获一等奖,2011年12月在平凉市庆元旦新创剧目展演中获编剧一等奖。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李东和,这位才华出众,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创造了静宁,甚至全省编剧史上少有奇迹的农民剧作家,将在成纪大地上,用自己的如椽巨笔,通过大量有影响力的作品把静宁推向全省,推向全国。 

 

甘肃省静宁县秦剧团   雷金生 
中共静宁县委宣传部   王雄雄


作者简介


      雷金生,笔名雷诗摩,男,汉族,41岁,静宁县李店镇店子村人,大专,中共党员,静宁县秦剧团办公室主任,静宁县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本人喜爱写作,曾为多家媒体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新闻稿件,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曾任静宁二中《小荷》文学社、静宁县职教中心《蒲公英》文学社社长、主编,《甘肃广播电视报.平凉广播电视》驻静宁工作站站长、记者,《平凉日报》特约记者。本人从学生时期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光明网、文化部《中国文化行业资讯网》、《新华月报网》、《中国戏剧网》、《甘肃日报》、《甘肃工人报》、《未来导报》、《甘肃农民报》、《甘肃文化》、《甘肃艺苑》、《兰州晚报》、《青少年摄影报》、甘肃电视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平凉日报》、《平凉教育》、静宁电视台等报刊电台发表各类作品600多篇(幅),有多篇作品获全国及省、市、县征文大赛奖,有部分作品入选作品集。2006年曾为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李强撰写的长篇通讯《一个从民请教师中走出的英雄》和《时代楷模》分别在2006年3月19日《甘肃广播电视报.平凉广播电视》一版和《未来导报》4月7日七版发表后,在广大群众和教师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2012年将静宁一中青春文学社指导老师李新平推荐为“2012年度感动平凉人物”,2013年将静宁威戎中学教师吴凡推荐为“全省最美乡村教师”。2007年调入静宁县秦剧团后,先后在《光明日报》光明网、文化部《中国文化行业资讯网》、《新华月报网》、《甘肃日报》、《甘肃文化》、《甘肃艺苑》、《甘肃工人报》、《平凉日报》等媒体发表了大量反映全县文体工作和剧团工作的稿件,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

 

友情链接 甘肃省图书馆学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图书馆学会 静宁县人民政府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